一、三菱伺服电机编码器类型?
1. 有绝对式编码器和增量式编码器两种。2. 绝对式编码器可以直接读取电机转动的绝对位置信息,精度高,但价格较贵;增量式编码器只能读取相对位置信息,精度较低,但价格较便宜。3.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编码器类型,综合考虑精度、成本、应用场景等因素。
二、雷赛伺服电机.未使能编码器有反馈吗?
如果雷赛伺服电机未使能编码器,那么通常是没有反馈信号的。编码器是用于测量旋转角度和速度的装置,通过将旋转信息转换成数字信号,可以提供准确的位置和运动状态反馈。
在未使能编码器的情况下,雷赛伺服电机仍然可以工作,但是控制系统无法获得准确的位置和速度反馈信号,从而可能导致精度降低、运动平稳性不佳等问题。因此,在需要高精度和高性能控制的应用中,通常需要启用编码器反馈。
三、三菱伺服电机是什么编码器?
在伺服电机尾部安装的用来测量电机脉冲信号的装置叫做编码器
四、三菱伺服电机编码器更换方法?
编码器零位漂移,需要重新调整编码器的安装位置,直到伺服电机运转正常为止。 如果是用SICK STEGMANN的绝对值编码器的话,比较麻烦呀。这种编码器是可以编程的呀,因此,西克编码器更换的话,一般需要编程和零位调试呀。最好找专业人士维修,不要乱拆呀。 要把坏的编码器的程序读出来才行
五、三菱伺服电机编码器怎么写入数据?
编码器的写入程序涉及到四个步骤:硬件连接、编码器软件安装、编码器参数设置和编码器代码写入。
首先,将编码器与计算机相连接,然后安装编码器软件,接着根据系统要求对编码器参数进行设置,最后就可以向编码器中写入代码了。写入时,必须保证代码是正确的,并且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六、伺服电机编码器抖动?
伺服电机抖动原因进行的分析:
观点一:
当伺服电机在零速时发生抖动,应该是增益设高了,可减小增益值。如果启动时抖动一下即报警停车了,最大可能是电机相序不正确。
观点二:
1、PID增益调节过大的时候,容易引起电机抖动,特别是加上D后,尤其严重,所以尽量加大P,减少I,最好不要加D。
2、编码器接线接错的情况下也会出现抖动。
3、负载惯量过大,更换更大的电机和驱动器。
4、模拟量输入口干扰引起抖动,加磁环在电机输入线和伺服驱动器电源输入线,让信号线远离动力线。
5、还有就是一种旋转编码器接口电机,接地不好的情况很容易造成震动。
七、伺服电机编码器定义?
简单地说伺服电机的轴编码器是用来反馈伺服电机旋转的角度(位置)给伺服驱动器,伺服驱动器收到反馈信号后再来控制伺服电机旋转。形成闭环控制以达到精确控制伺服电机旋转的位置 ,速度。伺服电机跟椐型号不同有增量型编码器和绝对编码器之分。
八、伺服电机编码器进水?
清理干净水渍,烘干,不要留下死角,如果不想面临更大的损失,比如说编码器报废,伺服马达报废,最好的方法就是送修,不要不懂硬是拆卸。 1、编码器没有损坏;
2、轴承没有锈掉;
3、很关键,再次使用时要确保内部不能有积水,不然可能短路。这点排除了就能上电试试看。
九、伺服电机编码器接线?
伺服电机编码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接线,没有固定的通用接线方式编码器主要是用来计算转速和位置的,电机的控制通常需要通过编码器来反馈转动情况,确保实现精确的位置和运动控制因此,编码器通常会接在相关的控制器和电路中对于不同类型的伺服电机和编码器,它们的接线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应该仔细查看电机和编码器的参数手册,按照手册提供的接线方法进行操作同时也需要注意接线的顺序和位置,以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最佳工作效果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参考相关技术论坛或咨询专业人员
十、三菱伺服电机编码器异常有哪些表现?
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AL.10 欠压
电源电压过低。MR-E-□A:160V 以下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电源电压太低。 →检查电源系统
·控制电源瞬间停电在60ms以上。 →检查电源系统
·由于电源容量过小,导致启动时电源电压下降。 →检查电源系统
·电源切断5秒以内再接通。 →检查电源系统
·伺服放大器内部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
AL.12 存储器异常1、 →更换伺服放大器
AL.13 时钟异常、 →更换伺服放大器
AL.14 看门狗异常、→更换伺服放大器
AL.15 存储器异常2 →更换伺服放大器
AL.12:RAM ROM异常
AL.13:印刷电路板异常
AL.14:CPU异常
AL.15:EEPROM异常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伺服放大器内部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
AL.16 编码器异常1
编码器和伺服放大器之间通讯异常。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接头CN2没有连接好。 →正确接线。
·编码器故障。 →更换伺服电机。
·编码器电缆故障。(断路或短路) →修理或更换电缆。
·伺服放大器和伺服电机之间配合有误。 →使用正确的配合
AL.17 电路板异常2、
AL.19 存储器异常3
AL.17:CPU·零部件异常
AL.19:ROM存储器异常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伺服放大器内部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
AL.1A 电机配合异常
伺服放大器和伺服电机之间配合有误。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伺服放大器和伺服电机之间的配合有误。 →使用正确的配合。
·参数No.0选择的伺服电机与当前使用的伺服放大器不匹配。 →正确设定参数No.0。
AL.20 编码器异常2
编码器和伺服放大器之间通讯异常。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编码器接头CN2没有连接好。 →正确接线。
·编码器电缆故障(断路或短路) →修理或更换电缆
·编码器故障。 →更换伺服电机。
AL.24 主电路异常
伺服电机输出端(U·V·W相)接地故障。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在主电路端子(TE1)上电源输入和输出接线有断路。 →修理电线。
·伺服电机动力线表面损坏。 →更换电线。
·伺服放大器主电路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
制动电流超过内置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的允许值。
再生制动晶体管异常。
内容:制动电流超过内置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的允许值。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参数No.0设定错误。 →正确设定参数No.0 。
·未连接内置的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 →正确接线。
·电源电压异常(260V以上)。 →检查电源。
·高频度或连续再生制动运行使再生电流超过了内置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的允许值。 →降低制动频度。→更换容量大的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减小负载。
内容:再生制动晶体管异常。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内置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或再生制动选件。
·再生制动晶体管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
AL.25 绝对位置数据丢失 电池连接线松动或电压偏低
AL.30 再生报警 检查再生能耗电路、减小负载
AL.31 超速
转速超出了瞬时允许转速。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指令输入脉冲频率过高。 →正确设定指令脉冲频率。
·加减速时间过小导致超调过大。 →增大加减速时间常数。
·伺服系统不稳定导致超调。 →重新设定增益。不能重新设定增益的场合:①负载转动惯量比设定的小一些。②重新检查加减速时间常数的设定。
·电子齿轮比太大。(参数No.3、No.4) →正确设定。
·编码器故障。 →更换伺服电机。
参数No.3
有*标记的参数,设定后需将电源断开,再重新接通电源,参数才会生效。
电子齿轮(指令脉冲倍率分子)
电子齿轮设定错误可能导致错误运行,必须在伺服放大器停止输出的状态下进行设定。
为输入指令脉冲设定对应的倍率。
(注)设定范围是:1/50<CMX/CDV<500。
下式中伺服电机每转输入脉冲数的设定是可以改变。
(例)HC-KFE系列:10000 pulse/rev的场合
如果设定值是0,可根据连接的伺服电机的分辨率自动的设定这个参数。
初始值:1
设定范围:0、1~65535
AL.32 过流
伺服放大器的输出电流超过了允许电流。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伺服放大器输出侧U·V·W相存在短路。 →正确接线。
·伺服放大器输出侧U·V·W相接地。 →正确接线。
·由于外来噪声的干扰,过流检测电路出现错误。 →实施抗干扰处理。
·伺服放大器晶体管(IPM)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
AL.33 过压
直流母线电压的输入在400V以上。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内置的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的接线断路或接触不良。 →更换电线。→正确接线。
·再生制动晶体管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
·内置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的接线断路。 →使用内置再生制动电阻时,更换伺服放大器。→使用再生制动选件时,更换再生制动选件。
·内置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的容量不足。 →使用再生制动选件或更换容量大的再生制动选件。
·电源电压太高。 →检查电源系统
AL.35 指令脉冲频率异常
输入的指令脉冲的脉冲频率太高。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指令脉冲频率太高。 →改变指令脉冲频率使其达到合适的值。
·指令脉冲混入了噪声。 →实施抗干扰处理。
·指令装置故障。 →更换指令装置。
AL.37 参数异常
参数设定值异常。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由于伺服放大器的故障使参数设定值发生改变。 →更换伺服放大器。
·没有连接参数No.0选择的再生制动选件。 →正确设定参数No.0 。
参数No.0
有*标记的参数,设定后需将电源断开,再重新接通电源,参数才会生效。
*控制模式·再生制动选件选择:
选择电机容量·电机系列·控制模式·再生制动选件。
□ □ □ □
*1 *2 *3 *4
*1选择电机容量
0:100W
1:200W
2:400W
3:500W
4:750W
5:1KW
6:1.5KW
7:2KW
*2 选择再生制动选件
0:不用
1:备用(请不要设定)
2:MR-RB032
3:MR-RB12
4:MR-RB32
5:MR-RB30
6:MR-RB50
*3选择电机系列
0:KFE
1:SFE
*4 选择控制模式
0:位置
1:位置和速度
2:速度
初始值:0000(MR-E-10A), 1000(MR-E-20A), 2000(MR-E-40A), 4000(MR-E-70A), 5010(MR-E-100A), 6010(MR-E-200A),
设定范围:0000h~7912h
主电路器件异常过热。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伺服放大器异常。 →更换伺服放大器。
·过载状态下反复通过“ON-OFF”来继续运行。 →检查运行方法。
·伺服放大器冷却风扇停止运行。 →修理伺服放大器的冷却风扇。
AL.42 反馈报警 编码器信号丢失→更换伺服电机
AL.45 主线路过热 检查冷却系统、驱动方法检查、更换伺服放大器
AL.46 伺服电机过热
伺服电机温度上升热保护动作。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伺服电机环境温度超过40度。 →使伺服电机工作工作环境温度在0~40度之间。
·伺服电机过载。 →减小负载。→检查运行模式。→更换功率更大的伺服电机。
·编码器中的热保护器件故障。伺服电机冷却风扇异常 →更换伺服电机。
AL.50 过载1
超过了伺服放大器的承载能力。
负载率300%:2.5s以上
负载率200%:100s以上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伺服放大器用于负载大于其连续输出能力的场合。 →减小负载。→检查运行模式。→更换功率更大的伺服电机。
·伺服系统不稳定,发生振动。 →进行几次加减速来完成自动增益调整。→修改自动增益调整设定的响应速度。→停止自动增益调整。该用手动方式进行增益调整。
·机械故障。 →检查运行模式。→安装限位开关。
·伺服电机接线错误。伺服放大器的输出U·V·W和伺服电机的输入U·V·W相位没有接对。 →正确接线。
·编码器故障。 →更换伺服电机。
编码器故障: 使伺服马达停止输出,缓慢旋转伺服马达的轴,这时反馈的脉冲累积的数值
应和转动的角度成比例关系,可判断编码器有故障。
AL.51 过载2 检查操作参数、正确连接、调整加减速时间、更换伺服放大器、更换伺服电机
AL.52 误差过大
偏差计数器中的滞留脉冲超出了编码器分辨率能力×10(pulse)。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加减速时间常数太小。 →增大加减速时间常数。
·转矩限制值(参数No.28)太小。 →增大转矩限制值。
·由于电源电压下降,致使转矩不足,伺服电机不能启动。 →检查电源的容量。→更换功率更大的伺服电机。
·位置控制增益1(参数No.6)的值太小。 →将设定值调整到伺服系统能正确运行的范围。
·由于外力,伺服电机的轴发生旋转。 →达到转矩限制的场合,增大转矩限制值。→减小负载。→选择功率更大的伺服电机。
·机械冲突。 →检查运行模式。→安装限位开关。
·编码器故障。 →更换伺服电机。
·伺服电机接线错误。伺服放大器的输出U·V·W和伺服电机的输入U·V·W相位没有接对。 →正确接线。
参数No.28
有*标记的参数,设定后需将电源断开,再重新接通电源,参数才会生效。
内部转矩限制1:
设定最大转矩=100%。
用以限制伺服电机的最大输出转矩。
如果设定为0,那么不输出转矩。
初始值:100 %
设定范围:0~100 %
用于设定位置环1的增益。
如果增益变大,对位置指令的跟踪能力也增强。
自动调整时,这个参数将被自动设为自动调整的结果。
初始值:35 rad/s
设定范围:4~2000 rad/s
AL.73 辅助脉冲频率报警 脉冲输入要达到600KPPS
AL.74 选卡存储器异常 →更换选卡板
AL.75 选卡存储器异常2→更换选卡板
AL.8A 串行通讯超时
RS-232C或RS-422通讯中断的时间超过了参数No.56的设定值。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通讯电缆断路。 →修理或更换通讯电缆。
·通讯周期长于参数No.56 的设定值。 →正确设定参数。
·通讯协议错误。 →修改通讯协议。
参数No.56
有*标记的参数,设定后需将电源断开,再重新接通电源,参数才会生效。
串行通讯超时选择:
用于设定通讯超时的时间[S]。
如果设定为0,那么不做超时检查。
初始值:0
设定范围:0、1~60 s
AL.8E 串行通讯异常
伺服放大器和通讯设备(计算机等)之间出现通讯出错。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通讯电缆故障。(断路或短路) →修理或更换电缆。
·通讯设备(计算机等)故障。 →更换通讯设备(计算机等)。
88888 看门狗
CPU·部件异常。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伺服放大器内部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
AL.90 零点设定错误 零点复位、重新确认零点位置
AL.96 零点设定错误 减少干扰的影响
AL.9A 数字开关报警 正确设定参数
AL.9F 电池报警 电池电压过低、更换新品完好电池3.6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