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数控资讯 > 数控车床定位基准是什么?

数控车床定位基准是什么?

一、数控车床定位基准是什么?

数控车床定位基准是指在加工中工件装夹定位时的基准。

数控车床加工轴套类及轮类零件的加工定位基准只能是被加工件的外圆表面、内圆表面或零件端面中心孔。

二、数控加工定位基准的原则是什么?

正确选择定位基准是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进行夹具设计的关键。定位基准分为精基准和粗基准。在起始工序中,只能选用未经加上过的毛坯表面作为定位基准,这种基准称为粗基准。用加工过的表面所作的定位基准称为精基准。. 在设计工艺规程的过程中,当根据零件工作图先选择精基准、后选粗基准。结合整个工艺过程要进行统一考虑,先行工序要为后续工序创造条件。 选择精基准应掌握五个原则:. (l)基准重合原则. 以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避免基准不重合误差,. 调整法加工零件时,如果基准不重合将出现基准不重合误差。. 所谓调整法,是在预先调整好刀具与机床的相对位置,并在一批零件的加工过程中保持这种相对位置的加工方法。与之相对应的是试切法加工,. 即试切一测量一调整一再试切,循环反复直到零件达到尺寸要求为止。试切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下的逐个零件加工。因此请同学思考,用试切法加工时,如果基准不重合,会引起基准不重合误差吗?为什么?. (2)基准统一原则. 选用统一的定位基准来加工工件上的各个加工表面。以避免基准的转换带来的误差,利于保证各表面的位置精度,简化工艺规程,夹具设计和制造缩短生产准备周期。. 典型的基准统一原则是轴类零件、盘类零件和箱体类零件。轴的精基准为轴两端的中心孔,齿轮是典型的盘类零件,常以中心孔及—个端面为精加工基准,而箱体类常以一个平面及平面上的两个定位用工艺孔为精基准。. (3)自为基准原则. 当某些精加工表面要求加工余量小而均匀时,可选择该加工表面本身作为定位基准,以搞高加工面本身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4)互为基准原则. 能够提高重要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或使加工余量小而均匀。. (5)保证工件定位准确、夹紧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省力的原则. 二、 粗基准的选择. 为保证某重要加工面余量均匀,而选择该表面作为粗基准。. 为保证工件上加工表面与不加工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和尺寸要求,而选择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 粗基准在同一方向只允许一次。. 应保证定位准确、夹紧可靠,夹具简单、操作方便。. 四条原则中粗基准在 “同方向只许使用一次”的原则是必须做到的。而其余原则是有条件执行的

三、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的不同?

定位基准指在加工时,用以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正确位置所采用的基准。

工序基准是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所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形状、位置所采用的基准,除采用工件上实际表面或表面上的线以外,还可以是工件表面的几何中心、对称面或对称线等。

四、定位基准和工序基准怎么找?

1.

定位基准和工序基准可以重合

2.

工序基准是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所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形状、位置的基准是保证零件加工精度和形位公差的一个关键步骤

-工序基准的确定需要考虑减少装夹次数

-工序基准的确定需要保证有位置公差要求的尽量在一次装夹中完成

3.

定位基准是在加工中用以确定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上的正确的基准

-定位基准的选择有粗基准的选择

-定位基准的选择有精基准的选择

4.

两者如果统一可以保证零件的定位准确、稳定,加工测量还会方便,减少了装夹次数。

5.

两者如果统一不仅符合基准统一原则,而且

a.简化工艺过程

b.提高了生产率

c.提高各加工面的相互位置精度

五、怎么判断设计基准和定位基准?

基准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两大类。

. 1.设计基准

. 设计基准是设计工作图上所采用的基准.

. 2.工艺基准

.工艺基准是加工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又分为有工序基准、定

位基准和测量基准等。

. 1)工序基准

. 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所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形状和位置的基准。

. 2)定位基准

. 定位基准是在加工中用作定位的基准。

. 3)测量基准是测量时所采用的基准。

. 此外还有装配过程中用于确定零、部件间相互位置的装配基准。

. 要求掌握基准的分类,定义,同等重要的是在训练中提高选择基准的能力

六、定位基准和工序基准的区别?

定位基准和工序基准都是制造过程中用于定位和测量的基准,但它们有以下区别:

1. 定位基准通常是一些固定的点或面,用于确定物体在空间中特定的位置和方向关系;而工序基准则是一些可以与加工工具或测量设备对接的辅助部件,用于确保加工或测量的精度和重复性。

2. 定位基准是一个整体,包括多个基准面、基准轴线等,用于定位整个零部件的总体位置和方向;而工序基准则是针对某个具体工序的加工或测量需求而设计的,可能只包含一个平面或轴线等。

3. 定位基准通常由设计师在产品设计阶段就确定下来,并成为生产的基础;而工序基准则可能随着不同的工艺流程和加工要求而变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 在制造过程中,定位基准多用于零件的装配和定位,以确保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和配合精度;而工序基准则多用于加工和检测环节,以确保加工和测量的精度和重复性。

总之,定位基准和工序基准都是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准要素,它们在不同的环节和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它们的区别和应用场景,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七、数控冲床如何快递定位基准点,我现使用楚天数控冲床?

很简单啊,你可以根据第一个冲头,如果是10.5MM。先从,圆边移起,设定手动III档的每次移动距离是1MM,向+Y移动5次III档。X轴相同原理。

八、定位基准是指?

1.在加工时,用以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正确位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

2.基准,是机械制造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个概念。

1)机械产品从设计时零件尺寸的标注,制造时工件的定位,校验时尺寸的测量,一直到装配时零部件的的装配位置确定等,都要用到基准的概念。基准就是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关系所依据的点,线或面。

2)根据基准的作用不同,将基准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

2.设计基准:

在设计过程中,根据零件在机器中的位置、作用,为了保证其使用性能而确定的基准。在零件图上用以确定其它点、线、面位置的基准,称为设计基准。

3.工艺基准:根据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为方便装卡定位和测量而确定的基准。

1)按重要性可分为:主要基准和辅助基准。

2)主要基准:决定零件主要尺寸的基准。

3)辅助基准:为了便于加工和测量而附加的基准。

4)按几何形式可分为:面基准、线基准、点基准。

5)工艺基准又可进一步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4.基准重合原则,即工序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

实践中,应尽可能选用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误差。

九、磨床的定位基准?

磨床加工工件需要有定位基础,可磨床的种类多,其基准多样,现介绍几种。一,外元磨,定位基准为顶尖孔,因此顶尖孔要求较严,要圆要正,角度要对(60度)。二,内元磨,定位基准是一精车外元,外元要圆,要将外元找正后三爪或四爪夹持。三,平面磨,定位基准是一较平直的平面(吸盘要平)吸在吸盘上先磨一面再磨另一面,勤翻个磨。四,工具磨磨刀具,定位基准看刀具形状而定,有的用内孔,有的用顶尖孔(中心孔)。等等。综上。

十、定位基准选择原则?

1、基准重合原则:所谓基准重合原则是指以设计基准作定位基准,以避免基准不重合误差。

2、基准统一原则:当零件上有许多表面需要进行多道工序加工时,尽可能在各工序的加工中选用同一组基准定位,称为基准统一原则。基准统一可较好地保证各个加工面的位置精度,同时各工序所用夹具定位方式统一,夹具结构相似,可减少夹具的设计、制造工作量。

3、自为基准原则:有些精加工工序,为了保证加工质量,要求加工余量小而均匀,采用加工面自身作定位基准,称为自为基准原则。例如在导轨磨床上磨削床身导轨时,为了保证加工余量小而均匀,采用百分表找正床身表面的方式装夹工件,又如浮动镗孔、浮动铰孔、珩磨及拉削孔等,均是采用加工面自身作定位基准。

4、互为基准原则:为了使加工面获得均匀的加工余量和加工面间有较高的位置精度,可采用加工面间互为基准反复加工。例如加工精度和同轴度要求高的套筒类零件,精加工时,一般先以外圆定位磨内孔,再以内孔定位磨外圆。

5、装夹方便原则:所选定位基准应能使工件定位稳定,夹紧可靠,操作方便,夹具结构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