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的数控机床到底达到了一个怎样的水准,和德国,日本相比,又有哪些差距?
·数控系统系机床“大脑”,全球超500亿市场空间:
数控系统系机床“大脑”,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机床的稳定性和精度水平。根据我们测算,全球数控系统市场空间超500亿元,其中国内数控系统市场空间在90-160亿元左右波动。
高端数控系统技术壁垒较高,其难点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
1)功能完备性要求高:需要具备适配性高的CAM等工业软件,高速高精度插补功能,五轴RTCP功能等;
2)可靠性时长要求高:高端数控系统可靠性时长通常超过3万小时(国产系统水平1万小时左右)
·外资龙头占据高端市场,国产企业逐步向上渗透:
目前国产高端数控系统市场仍主要被外资垄断,根据MIRDATA统计,2022年发那科、三菱和西门子合计国内市场销量市占率为45%,而销售额市占率高达67%。外资龙头技术积累深厚,各有优势:其中发那科和三菱产品通用性较强,销售额市占率较高;而西门子和海徳汉在高端领域市占率更高。未来随着国产数控系统性能提升,将逐步向中高端领域渗透。
·三大逻辑坚定看好国产数控系统龙头加速突围:
1)逻辑一(国产数控系统性能加速提升)∶以华中数控为例,一方面其校企背景能够为其提供大量的研发资源,“04专项等国家项目也能够帮助其加速技术迭代,近年来其技术水平提升明显。
2)逻辑二(外资品牌封锁逐步加强):西方国家通过实行高端封锁、低端倾销战略打压国内数控系统行业,自主可控紧迫性强。
3)逻辑三(自主可控需求下,国产系统渗透率提升):目前以华中数控为首的国产厂商逐步进入到航天军工领域国企的供应链,此外在民用领域,凭借越来越优异的产品性能也逐步与国产机床龙头达成联合攻关合作,共同进行产品试制和开发.
国产数控系统发展情况,推荐大家看一篇最新的研报《“自主可控”背景下,看好国产数控系统加速突围》,观看下载链接:
“自主可控”背景下,看好国产数控系统加速突围_后厂造二、水准尺怎么?水准尺怎么读?
尺长多为3 m,两根为一副,且为双面(黑、红面)刻划的直尺,每隔1 cm印刷有黑白或红白相间的分划。每分米处注有数字,对一对水准尺而言,黑、红面注记的零点不同。黑面尺的尺底端从零开始注记读数,两尺的红面尺底端分别 从常数4687 mm和4787 mm开始,称为尺常数K。即K1=4.687 m, K2=4.787 m。 其实,黑尺就是正常的读数,不过怕你读错,又加了一个红面,为了防止你大脑自动重复,就设置了一个不同的起始读数, 黑面的高差=红面高差+系数差. 具体测量比较复杂,你可以参看"四等水准测量."视频.
三、光学水准仪怎么测水准?
读出上丝和下丝读数,代入公式D=(上丝读数-下丝读数)*100 (cm化为m);D的值就是前(后)尺到水准仪的距离。
四、水准面,水准点,水准原点,它们在高程测量的作用?
水准面是高程的起算面,而水准点是似大地水准面的一种标志,也作为日常测量中高程的起算点和检核点,而水准原点是一个国家的高程系统的总起算点。
五、社会救助水准
<>社会救助水准的重要性
社会救助水准是指一个社会对于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关爱水平、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社会救助水准的制定和执行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以及弱势群体的福利。在一个强调人人平等、人文关怀的社会中,确保社会救助水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
1. 社会救助水准的概述
社会救助水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项基本公共服务。它是为了解决社会上特殊困难群体(比如贫困人口、失业者、残疾人等)生活困难而设立的。社会救助水准主要包括最低收入保障、基本医疗保障、住房保障等方面。其目的是使受困群体能够基本生活,增强社会的凝聚力,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2. 社会救助水准的重要性
社会救助水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社会公平:社会救助水准的设立能够减少社会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它确保了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让所有人都能享有基本的权益。
- 社会稳定:一个社会的稳定离不开各个阶层的团结和谐。社会救助水准的提高能够有效减少社会不满和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
- 人文关怀:社会救助水准不仅关系着经济问题,更关乎社会道德和人文关怀。一个善良的社会必定要关心弱势群体的生活,并通过设立合理的救助水准来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
- 社会发展:只有当一个社会的每个成员都能够基本生活,才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和建设。社会救助水准的提高有助于激发人民的创造力和进取精神,推动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3. 社会救助水准的制定与执行
社会救助水准的制定与执行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 人民需求:制定社会救助水准需要深入了解人民的需求,确保救助标准与实际需求相符合。
- 经济条件:制定社会救助水准需要综合考虑国家的财政收入、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承受能力等因素。
- 地区差异: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成本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社会救助水准。
- 政策配套:制定社会救助水准需要与其他相关政策相衔接,形成完整的保障体系。
- 监督和评估:社会救助水准的执行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救助水准的有效实施。
4. 社会救助水准的现状与改进
当前,我国的社会救助水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一些地区和领域仍存在一些问题:
- 覆盖范围欠缺:社会救助水准的覆盖范围还不广,一些特殊困难群体仍然未能得到应有的帮助。
- 救助标准不足:当前救助标准过低,未能满足受困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
- 制度不健全:一些地方在执行社会救助政策时出现了问题,导致资金分配不公平,救助结果不尽如人意。
为了改进社会救助水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加大资金投入:政府需要加大对社会救助水准的资金投入,确保救助标准和覆盖范围得到提升。
- 完善制度机制:加强社会救助制度的建设,确保救助政策的顺利实施和执行。
- 加强监督与评估:建立健全的监督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确保救助水准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 提高社会关注度:加强对社会救助水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度和理解,凝聚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到救助工作中。
5. 总结
社会救助水准的制定和执行是一个体现社会公正和人文关怀的重要问题。合理的社会救助水准能够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谐稳定,增强社会凝聚力,推动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社会救助水准的制定与完善,不断努力,让每一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基本生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