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车床百科 > 汽车半轴校直技巧?

汽车半轴校直技巧?

一、汽车半轴校直技巧?

首先检查传动轴配件是否磨损,也就是检查是否有间隙,校传动轴要在配件没有间隙或间隙很小的情况下进行的,如果传动轴管没有弯曲就可以在平衡机做动平衡了,配重做好就可以了,这个时间只能说明传动轴已经合格,然后安装还要注意很多问题的,否则也会造成抖动发饷的问题汽车传动轴在进行保养、修理以后装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传动轴两端的两个十字万向节叉处于同一个平面内,以保证其等速传动。(2)伸缩节应安装在靠近变速器(或分动器)一端,这样可以减少伸缩节的跳动最,从而减小伸缩节的磨损:同时增大了伸缩节的离地高度,可减少泥沙的俊人。(3)注意对准平衡记号,所有零件均按原位安装。(4)每根传动轴的加油嘴,应在同一直线上,万向节十字轴的加油嘴,应朝向传动轴一边,为润滑提供方便。(5)传动轴伸缩节上防尘套的两只卡箍的锁扣,应装在径向相对的位置(相差1800)。传动轴弯了怎么办?  原厂生产的传动轴管的最大跳动量不大于0.7mm,如果在使用中此跳动量增大到1.4mm,就必须校直。经校直的传动轴最大跳动量不得大于0.8mm。同时,传动轴总成须经总成动平衡,通常,测量传动轴管的跳动量是在检查用测量平板上测量,就用个窄“V”形铁支撑在轴管的两端焊缝内侧,避开平衡片处。转动传动轴,用百分表测量轴管跳动最大的点,读出表针的摆动范围所对应的数值。  校直的手动太床上进行,用“V”形铁支撑两端,用冲头压跳动量最大处,边压边测量,以减小跳动量到小于0.8mm为目的。传动轴弯曲会直接造成传动轴不平衡,引起振动和噪声,校直只是为传动轴的动平衡做好准备。

二、断轴怎样焊接校直?

1.焊接材料:选择与轴材同等或略高级别的焊条,如低氢型506,606等。

2.焊接直轴专用校轴两用支转架:将断轴处两端开切坡口,并架于支转架固定轴线点焊固定开机初校,然后,正式启机边转边焊,分层焊接及时清渣,焊的过程中并分三次转动校验轴线,直至达标。

3.焊前还应予热约至400度左右,焊后保温。

三、车床上轴如何校正?

1.

在主轴上装上一把你能找到的动平衡最好的刀柄,让主轴以最高转速运行,并用手感知振动的大小。

2.

拆下主轴的保护壳

3.

松开主轴电机的紧固螺栓,并随后以750RPM 的转速运行主轴,让主轴也电机自行对齐,随后慢慢的拧紧螺栓,然后以特定的扭力完全拧紧。

4.

再次用手感知振动大小。如果振动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请继续下一步。

四、车床车长轴,中心孔的问题?

没把问题说清楚:

1.2丝跳动是什么部位,卡盘部位还是顶端?

2.主轴孔多粗,工件直径多大,多长?

3.毛料有多少加工余量?

4.卡盘跳动是否合理?

五、两轴车床如何对刀?

      以下是两轴车床的对刀步骤:

      1. 准备工作:确保车床已经安全停止运行,切断电源并取下零件。

      2. 安装刀具: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并将其安装到车床的刀架上。确保刀具夹紧稳固。

      3. 定位工件:将需要加工的工件安装到车床上,并用适当的夹具固定。

      4. 刀具调整:使用手动操作车床控制手轮或数控系统,在刀具绕工件的过程中逐步接近工件表面。

       5. 粗调刀具:使用手动操作调整手轮或数控系统,使刀具与工件表面保持适当的距离。此时,不要让刀具接触到工件。

        6. 细调刀具:使用手动操作调整手轮或数控系统,逐步将刀具调整到与工件表面接触。

        7. 检查对刀:使用比较规或薄片规等工具,检查刀具与工件表面的间隙和对刀状况。确保刀具正确地接触到工件。

        8. 修正调整:如果对刀有误差或不准确,使用对刀仪或专业设备进行进一步调整,直到达到精确的对刀状态。

         9. 固定刀具:确认对刀无误后,使用刀具紧固装置将刀具固定在刀架上。

          10. 测试运行:在加工之前,进行试运行以确认刀具的正常工作状态和对刀精度。

       请注意,在进行对刀调整时务必小心谨慎,切勿直接用手接触旋转的机械部件。在进行对刀调整之前,最好事先阅读车床的操作手册,并根据具体的车床型号和品牌进行操作。

六、钢管如何校直?

钢管校直最好要有专用校床,支两点压中点,分N点,从旋转的最高点下压,注意管的压点最好形成面,不然管壁易变形成废品。

如果没有专用校床,可以在管内灌满沙子,两端塞死,两端担平,弧向上,取线一根,两头扣小重物,挂于管旁做参照物,将管中央挂适当重物,调整物重使管微向下弯,过一小时即可。

还有较大直径管子的矫正,管壁薄,管壁不留痕迹,要防裂,防瘪,直线度在0.5以下,采用加热弯曲部位,用火焰加热后急冷的校直办法。

就是把曲度最高点周边区域用火焰(例如用气割枪)烤热、烤红,之后用冷水浇,使其冷却,在冷却收缩应力作用下,加热冷却区域的钢材长度会比原长度短一点。

注意控制好加热区域以及冷却速度,可以得到不同的校正值。

加热区域越大,冷却越快,校正变形量越大,反之越小。

七、数控车床如何区分X轴Z轴?

通过朝着不同方向移动工件轴(通常是工件轴的中心),可以区分数控车床的X轴和Z轴。X轴通常是横向轴,工件沿着此轴移动。这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实现,以确保工件被正确旋转和切削。Z轴通常是垂直于X轴的轴线,工件沿着此轴向前或向后移动。这使得切削工具能够在工件表面上移动。如果想切掉工件的一侧或另一侧,则需要改变工件或工具的方向,或者在程序中调整坐标系。

八、四轴桥板校直校正的方法?

四轴桥板校直校正方法是在建造跨越水面桥梁时,为了让桥下能顺利通行大型船只,桥面以下必须留有足够的净空高度。桥造高了,桥与两岸间的坡度就会增加。

引桥就是利用斜面省力的原理(斜面与平面的倾角越小,斜面越长,则省力越大,但费距离),以较长的坡面来减小车辆的重力平行于引桥桥面向下的分力,使车辆能以较小的牵引力平缓地上下桥面。

这与公路在翻山时修建成盘山公路的原理是一样的。

九、轴弯了、怎样在普通车床校直、请师傅们指点一下?

直径多少?弯曲的角度多少?轴的长度?是什么质?什么用途?

十、数控车床如何车削细长轴?

数控加工细长轴的车削加工是机械加工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加工方式。由于细长轴刚性差,车削时产生的受力、受热变形较大,很难保证细长轴的加工质量要求。通过采用合适的装夹方式和先进的加工方法,选择合理的刀具角度和切削用量等措施,可以保证细长轴的加工质量要求。

细长轴在加工中是最常见的问题:

1、热变形大。

细长轴车削时热扩散性差、线膨胀大,当工件两端顶紧时易产生弯曲。2、刚性差:数控加工车削时工件受到切削力、细长的工件由于自重下垂、高速旋转时受到离心力等都极易使其产生弯曲变形。3、表面质量难以保证。由于工件自重、变形、振动影响工件圆柱度和表面粗糙度。

如何提高细长轴的加工精度:

1、选择合适的装夹方法

(1)双顶尖法装夹法:东莞数控加工厂采用双顶尖装夹,工件定位准确,容易保证同轴度。但用该方法装夹细长轴,其刚性较差,细长轴弯曲变形较大,而且容易产生振动。因此只适宜于长径比不大、加工余量较小、同轴度要求较高、多台阶轴类零件的加工。

(2)一夹一顶的装夹法:采用一夹一顶的装夹方式。在该装夹方式中,如果顶尖顶得太紧,除了可能将细长轴顶弯外,还能阻碍车削时细长轴的受热伸长,导致细长轴受到轴向挤压而产生弯曲变形。另外卡爪夹紧面与顶尖孔可能不同轴,装夹后会产生过定位,也能导致细长轴产生弯曲变形。因此采用一夹一顶装夹方式时,顶尖应采用弹性活顶尖,使细长轴受热后可以自由伸长,减少其受热弯曲变形;同时可在卡爪与细长轴之间垫入一个开口钢丝圈,以减少卡爪与细长轴的轴向接触长度,消除安装时的过定位,减少弯曲变形。

(3)双刀切削法。采用双刀车削细长轴改装车床中溜板,增加后刀架,采用前后两把车刀同时进行车削。两把车刀,径向相对,前车刀正装,后车刀反装。两把车刀车削时产生的径向切削力相互抵消。工件受力变形和振动小,加工精度高,适用于批量生产。

(4)东莞数控加工厂采用跟刀架和中心架。采用一夹一顶的装夹方式车削细长轴,为了减少径向切削力对细长轴弯曲变形的影响,传统上采用跟刀架和中心架,相当于在细长轴上增加了一个支撑,增加了细长轴的刚度,可有效地减少径向切削力对细长轴的影响。

(5)采用反向切削法车削细长轴。反向切削法是指在细长轴的车削过程中,车刀由主轴卡盘开始向尾架方向进给。这样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轴向切削力使细长轴受拉,消除了轴向切削力引起的弯曲变形。同时,采用弹性的尾架顶尖,可以有效地补偿刀具至尾架一段的工件的受压变形和热伸长量,避免工件的压弯变形。

2、选择合理的刀具角度

东莞数控加工厂为了减小车削细长轴产生的弯曲变形,要求车削时产生的切削力越小越好,而在刀具的几何角度中,前角、主偏角和刃倾角对切削力的影响最大。细长轴车刀必须保证如下要求:切削力小,减少径向分力,切削温度低,刀刃锋利,排屑流畅,刀具寿命长。从车削钢料时得知:当前角γ0增加10°,径向分力Fr可以减少30%;主偏角Kr增大10°,径向分力Fr可以减少10%以上;刃倾角λs取负值时,径向分力Fr也有所减少。

(1)前角(γ0)其大小直接着影响切削力、切削温度和切削功率,增大前角。可以使被切削金属层的塑性变形程度减小,切削力明显减小。增大前角可以降低切削力,所以在细长轴车削中,在保证车刀有足够强度前提下,尽量使刀具的前角增大,前角一般取γ0=150 .车刀前刀面应磨有断屑槽,屑槽宽B=3.5~4mm, 配磨br1=0.1~0.15mm,γ01=-25°的负倒棱,使径向分力减少,出屑流畅,卷屑性能好,切削温度低,因此能减轻和防止细长轴弯曲变形和振动。

(2)主偏角(Kr) 车刀主偏角Kr是影响径向力的主要因素,其大小影响着3个切削分力的大小和比例关系。随着主偏角的增大,径向切削力明显减小,在不影响刀具强度的情况下应尽量增大主偏角。主偏角Kr=90°(装刀时装成85°~88°),配磨副偏角Kr'=8°~100°,刀尖圆弧半径γS=0.15~0.2mm,有利于减少径向分力。

(3)刃倾角(λs)倾角影响着车削过程中切屑的流向、刀尖的强度及3个切削分力的比例关系。随着刃倾角的增大,径向切削力明显减小,但轴向切削力和切向切削力却有所增大。刃倾角在-10°~+10°范围内,3个切削分力的比例关系比较合理。在车削细长轴时,常采用正刃倾角+3°~+10°,以使切屑流向待加工表面。

(4)后角较小a0=a01=4°~60°,起防振作用。

3、合理地控制切削用量

数控加工切削用量选择的是否合理,对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切削力的大小、切削热的多少是不同的。因此对车削细长轴时引起的变形也是不同的。粗车和半粗车细长轴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是:尽可能减少径向切削分力,减少切削热。车削细长轴时,一般在长径比及材料韧性大时,选用较小的切削用量,即多走刀,切深小,以减少振动,增加刚性。

1)背吃刀量(ap)。在工艺系统刚度确定的前提下,随着切削深度的增大,车削时产生的切削力、切削热随之增大,引起细长轴的受力、受热变形也增大。因此在车削细长轴时,应尽量减少背吃刀量。

(2)进给量(f)。进给量增大会使切削厚度增加,切削力增大。但切削力不是按正比增大,因此细长轴的受力变形系数有所下降。如果从提高切削效率的角度来看,增大进给量比增大切削深度有利。

(3)切削速度(v)。提高切削速度有利于降低切削力。这是因为,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大,切削温度提高,刀具与工件之间的摩擦力减小,细长轴的受力变形减小。但切削速度过高容易使细长轴在离心力作用下出现弯曲,破坏切削过程的平稳性,所以切削速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对长径比较大的工件,切削速度要适当降低。